理论学习

推荐阅读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学习 -> 推荐阅读 -> 正文

曲青山: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抗战历史的重要讲话

作者:来源:阅读次数:日期:2015-09-07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以史鉴今的大智慧


今年9月2日和9月3日,习近平同志先后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和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讲话回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过程,总结了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宝贵经验,揭示了这场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讲话思想深刻,论述精辟,富有新意,充满哲理,体现了大视野、大格局、大境界、大智慧。

讲话贯穿和凸显了一条红线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抗战历史系列重要讲话的主旨、精髓、灵魂和要义。这十六个字是一条红线,贯穿讲话的始终和各个方面。它立意深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不仅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主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待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科学态度。它贯通了历史、现实和未来,连接了中国、邻国和世界,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历史当作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善于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的高度自信和高度自觉。

为什么要强调“铭记历史”呢?习近平同志指出:“血的教训不能忘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无论是当年勇敢抗击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还是当年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的人民,无论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人们还是在那个年代以后出生的人们,都要坚持正确历史观,牢记历史的启迪和教训。”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安身立命的根基,是不能忘记的。只有不忘历史,历史才会是有生命的,才会是有用的。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为什么要强调“缅怀先烈”呢?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只有缅怀先烈,心存敬意,感受崇高,才能获取精神的支撑和前进的动力。

为什么要强调“珍爱和平”呢?习近平同志指出:“和平来之不易,和平必须捍卫。”和平是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必然结果。和平需要追求,更需要维护和坚守。否则,就会得不到,即便得到了也会失掉。

为什么要强调“开创未来”呢?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开创世界和平充满希望的未来”。历史是无法重复再现的,也是无法从头再来的。但是,未来是可以选择的,也是可以开创的。镜鉴历史,是为了开辟未来。对中国人民来说,中国的明天和未来,就是要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对世界人民来说,世界的明天和未来,就是要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长久地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共同发展和繁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