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姓名 |
形式 |
出版社 |
发表时间 |
论文、专著名称 |
等级 |
ABCD |
作者排序 |
1 |
徐祝林 |
论文 |
当代文坛 |
2010.01 |
化用情中韵、豪放意精新——毛泽东诗词化用唐诗的艺术管窥 |
核心 |
C |
独著 |
2 |
徐祝林 |
论文 |
编辑之友 |
2010.04 |
编辑工作的审美价值管窥 |
核心 |
C |
独著 |
3 |
徐祝林 |
论文 |
前沿 |
2010.10 |
构建三大模板 培养创新人才——古代文学教学新模式探索 |
核心 |
D |
独著 |
4 |
徐祝林 |
论文 |
时代文学 |
2010.08 |
王摩诘山水诗的“云”意象透视 |
核心 |
D |
独著 |
5 |
徐祝林 |
论文 |
内江师院学院 |
2010.11 |
从人的命名取字看中华传统文化信息传播 |
一般正刊 |
|
独著 |
6 |
徐祝林 |
文集 |
作家出版社 |
2010.6 |
新世纪中国的西北角 |
论文集 |
|
副主编 |
7 |
邓国军 |
论文 |
上海交大学报 |
2010.04 |
论“意象”的“表现”思维向度 |
核心 |
C |
独著 |
8 |
邓国军 |
论文 |
时代文学 |
2010.08 |
《竹坡诗话》之诗学思想 |
核心 |
D |
独著 |
9 |
邓国军 |
论文 |
前沿 |
2010.11 |
“志”、“情”之辨及其“表现”向度 |
核心 |
D |
独著 |
10 |
戴前伦 |
专著 |
巴蜀书社 |
2010.6 |
中美语文教育比较研究 |
|
|
独著 |
11 |
戴前伦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7 |
中美创新教育的价值取向及其影响 |
一般正刊 |
|
1-1 |
12 |
戴前伦 |
论文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2010.02 |
论全球化语境下的中美母语听说教学 |
核心 |
D |
独著 |
13 |
戴前伦 |
论文 |
学术交流 |
2010.03 |
文学发生论与审美批评观的熔铸——钟嵘< 诗品.序>评析 |
核心 |
D |
独著 |
14 |
戴前伦 |
论文 |
当代文坛 |
2010.04 |
〈〈忧怨灵魂的人性诉求——〈致大海〉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主题意蕴的比较研究〉〉 |
核心 |
D |
独著 |
15 |
翁礼明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9 |
范长江新闻叙事中的春秋笔法 |
一般正刊 |
|
1-1 |
16 |
翁礼明 |
论文 |
编辑之友 |
2010.05 |
文学期刊的困境与文学理论的创新 |
核心 |
C |
独撰 |
17 |
周艺 |
论文 |
大舞台 |
2010.05 |
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
核心 |
D |
1-1 |
18 |
高佳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1 |
从《元曲选》里的"v个x"看量词“个”的语法化 |
一般正刊 |
|
1-1 |
19 |
高佳 |
论文 |
文化学刊 |
2010.04 |
四川邛崃方言“抱箢篼”的文化民俗考源》 |
一般正刊 |
|
独著 |
20 |
高佳 |
论文 |
新闻爱好者大众版 |
2010.06 |
新闻报刊中的“崩盘”新用 |
核心 |
D |
独著 |
21 |
高佳 |
论文 |
语文教学与研究 |
2010.10 |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辨 |
核心 |
D |
独著 |
22 |
高卫红 |
论文 |
电视研究 |
2010.08 |
现实题材电视剧:直面生活的追问 拥有精神的坚守——从《老大的幸福》到《张小五的春天》 |
核心 |
D |
1-1 |
23 |
高卫红 |
论文 |
新闻爱好者 |
2010.04 |
探析电视历史剧在改编中对传统文本的整合 |
核心 |
D |
1-1 |
24 |
高卫红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1 |
《从< 雷雨>到< 满城尽带黄金甲>——兼析话剧与电影的文体物质》 |
一般正刊 |
|
1-1 |
25 |
高卫红 |
论文 |
中国图书出版社 |
2010.05 |
关注儿童的梦想 |
一般正刊 |
|
1-1 |
26 |
刘千秋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1 |
论小说审美教学的实施 |
一般正刊 |
|
1-1 |
27 |
刘千秋 |
论文 |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2 |
新时期现实主义理论的升华——以伤痕文学的争论现象为关注点 |
一般正刊 |
|
1-1 |
28 |
朱明勋 |
论文 |
孔子研究 |
2010.05 |
论“孝感”思想的产生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核心 |
C |
独著 |
29 |
朱明勋 |
论文 |
江淮论坛 |
2010.03 |
论“孝感”思想的兴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核心 |
D |
独著 |
30 |
朱明勋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5 |
汉代的孝治政策论析 |
一般正刊 |
|
1-1 |
31 |
朱明勋 |
论文 |
名作欣赏 |
2010.03 |
论孔子的隐逸思想 |
核心 |
D |
独著 |
32 |
汪双英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5 |
论苏童小说的逃亡主题 |
一般正刊 |
|
1-1 |
33 |
汪双英 |
论文 |
时代文学.下半月 |
2010.03 |
论鲁迅小说《故事新编》中的生态意识 |
核心 |
D |
1-1 |
34 |
林正新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5 |
论新世纪艺术价值的新取向 |
一般正刊 |
|
1-1 |
35 |
孟光全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7 |
文学传播的意义——以明清之交会稽无名女题壁诗与文人唱和诗为例 |
一般正刊 |
|
1-2 |
36 |
孟光全 |
论文 |
时代文学 |
2010.03 |
从洛阳伽蓝记看园林与文学 |
核心 |
D |
独著 |
37 |
孟光全 |
论文 |
时代文学 |
2010.08 |
论洛阳伽蓝记的抒情 |
核心 |
D |
独著 |
38 |
胡利权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7 |
内江方言的辅音声母脱落现象 |
一般正刊 |
|
1-1 |
39 |
胡利权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年下半年增刊 |
内江方言疑问语气词“呢”的音变 |
一般正刊 |
|
1-1 |
40 |
陈丹 |
论文 |
新闻界 |
2010.01 |
追逐暴利的"暴力"----试论文化产业背景下“暴力美学”电影的盛行 |
核心 |
D |
1-1 |
41 |
陈丹 |
论文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
2010.03 |
试论《庄子》人文空间思想 |
一般正刊 |
|
1-1 |
42 |
陈丹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09 |
《海的女儿》的女性主义批评 |
一般正刊 |
|
1-1 |
43 |
刘勇 |
论文 |
作家.下半月刊 |
2010.10 |
“无言的反抗”-论残雪《山上的小屋》的叙述策略 |
核心 |
D |
1-1 |
44 |
李厚琼 |
论文 |
前沿 |
2010.02 |
论黄庭坚对苏轼书法美学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
核心 |
D |
1-1 |
45 |
李厚琼 |
论文 |
名作欣赏 |
2010.07 |
从窦天章的三重身份看元代科考与吏治 |
核心 |
D |
1-1 |
46 |
李厚琼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11 |
《东周列国志》与《三国演义》计谋型女性比较 |
一般正刊 |
|
1-1 |
47 |
肖体仁 |
论文 |
作家 |
2010.10 |
张大千题画诗艺术特色 |
核心 |
D |
独著 |
48 |
李见勇 |
论文 |
时代文学 |
2010.08 |
论四库馆臣的《庄》学观 |
核心 |
D |
独撰 |
49 |
李见勇 |
论文 |
文教资料 |
2010.09 |
高校本科《诗经》教学浅论 |
一般正刊 |
|
独撰 |
50 |
杜可琦 |
论文 |
新闻爱好者 |
2010.02 |
网络对出版编辑“六元”的影响 |
核心 |
D |
独著 |
51 |
刘云生 |
教材 |
|
|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 |
|
|
参编 |
52 |
刘云生 |
论文 |
文学报 |
2010.06 |
汪晖与中国现代性“双重说” |
一般正刊 |
|
独著 |
53 |
刘云生 |
论文 |
时代文学 |
2010.11 |
叙事“密匙”的魅力 |
核心 |
D |
独著 |
54 |
王彤 |
论文 |
外国文学研究 |
2010.10 |
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思维 |
核心 |
B |
1-2 |
55 |
王彤 |
专著 |
巴蜀书社 |
2010.00 |
从身份游离到话语突围:智利文学的女性书写 |
|
|
独著 |
56 |
梁明玉 |
论文 |
名作欣赏 |
2010.01 |
有情芍药辛酸泪——解读史湘云与贾母的关系 |
核心 |
D |
独著 |
57 |
梁明玉 |
论文 |
新闻爱好者 |
2010.06 |
明代中日文学交流的途径和影响 |
核心 |
D |
独著 |
58 |
梁明玉 |
论文 |
时代文学 |
2010.12 |
浅析三言中的红杏出墙现象 |
核心 |
D |
独著 |
59 |
吴童 |
论文 |
求索 |
2010.07 |
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悲剧特征寻异 |
核心 |
C |
独著 |
60 |
吴童 |
论文 |
长城 |
2010.01 |
《论希腊悲剧与< 雷雨>的命运观》 |
核心 |
D |
独著 |
61 |
吴童 |
论文 |
长城 |
2011.02 |
汉民族史诗“缺位”现象再探 |
核心 |
D |
独著 |
62 |
吴童 |
论文 |
现代妇女 |
2010.08 |
女权主义的发轫与女性意识的萌醒 |
核心 |
D |
独著 |
63 |
吴童 |
专著 |
巴蜀书社 |
2010.70 |
美在女性视界——西方女性文学形象作品研究 |
|
|
独著 |
64 |
陈景元 |
论文 |
河池学院学报 |
2010.04 |
原因标记连用现象之考察 |
一般正刊 |
|
独著 |
65 |
冯利华 |
论文 |
社会科学研究 |
2010.06 |
中国古代文学与民间宗教关系研究的一部力作 |
核心 |
C |
独著 |
66 |
冯利华 |
论文 |
求索 |
2010年第6期 |
《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续书研究》评 |
核心 |
C |
独著 |
67 |
冯利华 |
论文 |
求索 |
2010年第4期 |
以才学为诗及其阐释文本的陌生化效应 |
核心 |
C |
独著 |
68 |
冯利华 |
论文 |
作家 |
2010年第18期 |
接受美学与《姜斋诗话》之文学接受观比较论 |
核心 |
D |
第一作者 |
69 |
冯利华 |
论文 |
天府新论 |
2010年第1期 |
期待视野:明清小说理论的文学接受意识 |
一般正刊 |
|
独著 |
70 |
黎李红 |
论文 |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0年第11期 |
“肉”与“肌”的演变考察 |
一般正刊 |
|
独著 |
71 |
牟华林 |
论文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
2010年1期 |
三十年萧纲研究论述 |
核心 |
D |
独著 |
72 |
牟华林 |
论文 |
宜宾学院学报 |
2010年1期 |
王力《古代汉语》文选札记九则 |
一般正刊 |
|
独著 |
73 |
刘华俊 |
论文 |
经营管理者 |
2010.07 |
浅析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辅导员工作 |
一般正刊 |
|
独著 |
74 |
康超 |
论文 |
兰州学刊 |
2010.08 |
城市社区“三失”青少年的社会排斥研究 |
一般正刊 |
|
第一作者 |
75 |
康超 |
论文 |
管理观察 |
2010.01 |
现代公共关系主体观念在二级学院发展中的应用 |
一般正刊 |
|
第二作者 |
76 |
杨荣树 |
专著 |
四川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10.01 |
课堂学生跳跃性思维初探 |
|
|
独著 |
77 |
李修尚 |
论文 |
演讲与口才 |
2010.3 |
爆粗口者就该下台 |
一般正刊 |
|
独著 |
78 |
王祖明 |
论文 |
新闻爱好者 |
2010.6 |
对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的辩证认识 |
核心 |
D |
独著 |
|
|
|
|
|
|
|
|
|
共发表论文73篇 其中:核心44篇(B类1篇,C类9篇);一般正刊28篇。教材1部;专著4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