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活动节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大赛
征集方案
一、活动目的引导我校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实践,广泛走向社会生活,参与社会实践,培养我校学生科研能力。通过实践了解社会新问题、反映人民新期待,用丰富的第一手材料,写出富有时代创新精神、充满人文关怀、体现团队协作力量的作品,特举办内江师范学院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活动节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大赛。
二、承办单位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三、指导专家组成员吴赋光 吴开腾 汪海涛 郭云东
邓国军 邓小明 李益彬 陈理宣 胡绍元 王琪 李先敏
四、承办单位负责小组成员组 长:谭化容(政法与历史学院党总支书记) 副组长:余春燕老师(2341932) 组 员:杨 军 (18280932027) 曹艺川 刘秋岚 谭 鹏 蔡婷 陈琴 郑琴 赵玛丽 何文 冯涛
五、活动对象内江师范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
六、活动时间安排2014年4月1日—2014年10月31日
七、活动流程设置
活动的流程 |
时间 |
要求 |
备注 |
报名参赛阶段 |
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5月5日 |
1参赛所需材料:学生需填写本次大赛报名表(附件1.1)纸质档和电子档各一份2将报名所需材料交到自己所在班级,班级汇总名单后,交到第一作者所在学院 3各二级学院将本学院参赛报名情况进行整理,填写大赛报名统计表(附件1.2)作为面表, |
1学生务必将电子档文件名改为“系别(简称)——姓名(第一作者姓名)——作品题目”如:政史——张三——论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 2各二级学院并将附件1.1和附件1.2的纸质档、电子档一起于2014年5月5日当天(截止时间2014年5月5日16:00)交到政法与历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余春燕老师处。 |
作品撰写阶段 |
2014年5月5日至2014年10月7日 |
作品要求详见“八、参赛作品要求“ |
|
作品收集阶段 |
2014年10月8日至2014年10月10日 |
1将论文交到第一作者所在二级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2按照作品格式要求(详见附件1.5)撰写文稿,上交作品时需交打印稿(二份)及电子文稿; |
1请将电子文稿文件名命名为“系别(简称)——姓名(第一作者姓名)——作品题目”如:政史——张三——论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2各二级学院于2014年10月8日当天将各参赛论文纸质档(二份)、电子档及大赛作品上交统计表(附件1.3)的打印稿和电子文档上交到政法与历史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余春燕老师处(截止时间2014年10月10日16:00)。 |
评审阶段 |
2014年10月10日至2014年10月31日 |
1一审为格式审查; 二审为万方论文相似性检测; 三审为评委评阅。 2每一次评审被淘汰的作品会在网上公布,以达到公平、公正、公开。 |
作品格式详见“九、作品格式要求”); |
八、参赛作品要求(一)申报参赛的作品为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的论文均可参赛,作品尽可能结合社会实际; (二)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论文)、学年论文和学位论文、国际竞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等均不在申报范围之列; (三)作品必须由参赛者独立完成,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并将经过“学术不端监测系统”检测,一经查实取消其参赛资格; (四)作品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时代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逻辑严谨、文字通顺,尽量避免文字错误和知识性错误; (五)参赛作品,每篇论文在4000至8000字,每份调查报告在8000至15000字。 上交打印稿(二份)以及电子档(
论文电子档必须把文件名改为“系别(简称)——姓名(第一作者姓名)——论文题目”。如:政史——张三——论雷锋精神的现实意义),文中不能出现手写内容。 (六)杜绝在论文正文中出现作者的相关信息; (七)每位参赛者参赛作品不得超过二篇(含一人独撰、二人合作、三人合作);
九、作品格式要求(一)封面(附件1.4) 参赛论文需单独用A4纸一页排版制作论文封面,具体内容包括:论文题目,系别,年级、班(专业),学号,姓名,联系方式及指导老师姓名和联系方式; (二)作品分类 作品为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六个学科内的论文均可参赛,作品尽可能结合社会实际; (三)论文主体、格式(附件1.5) (四)社会调查报告主体、格式(附件1.5)
九、奖项设立1、 按照学科类别划分,根据该学科类参赛作品数量设立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并由学校颁发获奖证书; 一等奖:参赛作品数的5%; 二等奖:参赛作品数的10%; 三等奖:参赛作品数的15%; 优秀奖:若干 若某一学科类参赛作品不足4篇,则不予评比一、二、三等奖; 2、 量化加分细则: 内江师范学院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活动节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大赛获奖作品作者量化加分情况
人数 奖项 |
一人独撰 |
二人合作 |
三人合作 |
独撰作者 |
第1作者 |
第2作者 |
第1作者 |
第2作者 |
第3作者 |
一等奖 |
3 |
2 |
1 |
1.5 |
1 |
0.5 |
二等奖 |
2 |
1.2 |
0.8 |
1 |
0.6 |
0.4 |
三等奖 |
1.5 |
1 |
0.5 |
0.8 |
0.4 |
0.3 |
优秀奖 |
1 |
0.6 |
0.4 |
0.5 |
0.3 |
0.2 |
3、 成果推广及应用;对于优秀的获奖作品,我学院将推荐至《内江师范学院学报》发表或直接参加四川省“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
十、其他1、真诚希望各二级学院积极配合,共同完成此次活动。 2、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政法与历史学院。
附件:1.1内江师范学院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活动节文科论文大赛报名表 1.2内江师范学院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活动节文科论文大赛报名统计表 1.3内江师范学院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活动节文科论文大赛作品上交统计表 1.4 文科论文封面 1.5内江师范学院第十二届大学生科技活动节文科论文大赛作品格式要求
内江师范学院政法与历史学院团总支学生会
二〇一四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