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 在教育部党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扩大会议上的发言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杜玉波
(2012年11月18日)
部党组集中一天半时间,召开扩大会议,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着重研究明年特别是两会前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很重要,很必要。我听了前面两个单元7位同志的发言和贵仁同志的讲话,深受启发,很受教育。这两天,我和蕙青同志与分管司局、单位的同志们进行了初步讨论,结合同志们提出的一些意见,我谈3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认识和体会
作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我现场聆听了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做的报告,很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报告的主题非常鲜明,虽然只有82个字,却深刻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什么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报告的灵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灵魂既独立成篇,又贯穿于整个报告。我体会,这个报告最重要的历史贡献,是进一步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最鲜明的理论亮点,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最突出的实践特色,是提出一系列新论断、新部署和新举措,科学回答当前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今后5年科学发展实践的行动指南;最核心的价值取向,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进一步体现出党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执政理念;最大的精神坚守,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充分体现我们党对历史、对人民、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追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教育事业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把我们对教育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我简单地梳理了一下,报告涉及教育方面的内容至少有10个“第一次”。第一次在报告中同时提出到2020年实现“两提高,两进入,一基本”,进一步确立了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第一次在报告中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标题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突出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凸显了教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确立了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的方向;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赋予了新的内涵;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了“三个倡导”和“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增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实践意义;第一次在报告中做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部署,进一步明确了推进教育改革的思路和方式;第一次在报告中把“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作为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有力地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权利;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提供了重要载体;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我们党始终坚持正确导向的坚定态度。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我们要进一步加深对国内外发展大势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认识,对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认识,坚定不移地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高等教育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推动协调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全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地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的作用,引领和带动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需要高等教育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四大功能,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高等教育更加自觉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立场,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创新人才,提升服务国家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能力。
党的十八大对高等教育的任务要求非常明确,我们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就是要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更加深入地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破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体制机制障碍;更加自觉地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以促进公平为取向,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问题;更加扎实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这是一个基本判断。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差距;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有差距;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的要求有差距;高校自主办学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有差距,等等。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发展不够科学,要害是质量不高。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必须以改革创新推动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坚定不移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要求高等学校切实转变发展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和首要职责,把人才队伍作为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把质量特色作为竞争取胜的发展主线,把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把学科交叉融合作为品质提升的战略选择,把产学研结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教育科学研究院 (C) 2016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话 (0832)2342433 邮箱 xbjyyj@126.com蜀ICP备05006381号